《二进宫》,此词条收录于12/17,仅供参考
《二进宫》是秦腔传统本戏《忠保国》中常单独演出最多的一折,别名《击宫门》《忠保国》,取材于《明史》卷三百零五《马保列传》及《香莲帕》鼓词。
《二进宫》是以明朝万历年间发生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的历史题材戏曲,讲述徐延昭和杨波二次进宫与李艳妃商榷朝政和托孤的经过。李艳妃父亲本是朝廷奸贼,有着篡皇位之野心,徐杨二人第一次进宫时李艳妃执迷不悟,而后识破父亲的奸计,决定托孤与徐杨二人。
《二进宫》是京剧中最著名的剧目之一,剧中李艳妃、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三人之间的那一大段唱腔可谓脍炙人口,堪称梨园经典。严格地说,这三个人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们也并非凭空虚构出来的,在明朝中后期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重要人物中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
明穆宗朱载去世时,太子年幼无法继位,李艳妃垂帘听政。艳妃受其父李良诱骗,将朝政交李良执掌,答应在太子长大后还政于太子。对此,定国公徐彦昭和兵部侍郎杨波联名抵制,向艳妃力谏未果。李良执政后将艳妃及太子封锁在昭阳宫院内,图谋篡位。徐彦昭对李良的狼子野心早已料到,并有所准备,事先已将女儿派进昭阳院侍奉艳妃,以便随时通风报信,便于及时采取对策。李艳妃见其父篡位面目彻底暴露,亲下密诏恳求徐、杨救她出困境。徐将密诏用箭传至杨府,杨波派义子赵飞出城搬兵,不日搬来杨俊明、杨俊青及马芳多路人马。徐杨此番再见艳妃,艳妃跪地哀求,封杨波为太子太保。徐杨即时登殿发兵,拿住李良问罪,廓清朝班,国事始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